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文旅论丛LOCAL CULTURE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特约专稿

加快推进宜宾县油樟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宜宾县作者:罗世俊发布时间:2018-01-02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油樟系樟科樟属的珍贵树种,为四川特有,具有生长迅速、载叶多、病虫少、树形美观、木质柔韧、纹理致密的特点,是成片造林和四旁绿化的首选树种。宜宾县作为油樟的原生资源地,发展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素有“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的美誉。本文分析了宜宾县在油樟产业上的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就加快推进油樟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宜宾县油樟产业发展优势

(一)市场空间广阔

油樟油是存在于油樟体中的一类可随水蒸汽蒸馏且具有一定香味的挥发性透明的油状液体的总称,目前已检测到油樟油中含有100多种组分,这些组分为国防、轻工、香料、医药、食品工业及军工等方面的稀有原料。从国际市场看,油樟油国际市场回暖,价格从2006年的每吨2.5万元上涨至2016年每吨7万元,全球樟油需求量超过2万吨,目前产量仅1万余吨,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国内市场看,樟油及其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加上国内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需求旺盛,预计国内天然香料市场将以每年5%左右的增长率稳步增长。从主要成分需求关系看,油樟油的主要成分桉叶素占58.55%,国际市场桉叶素需求量为4000吨/年,而世界各地每年生产的桉叶素不到2400吨,我国仅有600吨,市场空间广阔。

(二)产业基础雄厚

截至2016年底,全县油樟林基地30万亩,其中,500亩以上油樟场65个,有经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油樟良种采种基地425亩、油樟林基地15万亩,建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天然油樟母本园”325亩,选留了油樟母树6500多株,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樟林基地和天然油樟植物园。每年加工樟叶9万吨,年产樟油4000余吨,产值达2.4亿元。

(三)资源优势明显

一方面,宜宾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油樟林栽培面积,且油樟品质优良,樟叶含油率高达3.8%-4.5%,樟油含桉叶素达58.55%,比广东、江西等樟油含桉叶素(平均23%)高1.6倍,比较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充足。依据宜宾县2015年森林资源调查初步数据表明:全县拥有未达到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标准的油樟产业基地7.76万亩,农民自愿进行结构调整可以成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其他林地13.83万亩,进一步发展壮大油樟基地潜力巨大。

(四)改革优势突出

2015年宜宾县被列入全省5个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县之一、全省30个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县之一,2016年省林业厅正式批复确定宜宾县为全省唯一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省级综合试验区,省政府确定宜宾县为全省10个现代林业示范县之一。作为全省唯一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省级综合试验区和全市唯一的现代林业示范县,我县规划以发展油樟产业为主导,通过5年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油樟基地、一流的油樟加工园区、一流的油樟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一流的油樟产品。

二、宜宾县油樟产业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认识不深,意愿不强,油樟产业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仍显薄弱

目前,受传统林业发展思维影响和机制、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林农和业主对充分挖掘潜力,发挥油樟应有价值认识不深,进一步发展油樟的意愿不强。同时,宜宾县油樟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种植户在油樟产业上的九成收入是采摘樟叶销售,二、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总量偏少,分布不均,油樟产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仍显薄弱

目前,全县油樟林基地虽已达30万亩,但相对于全县180万亩林地而言仅占1/6,基地面积总量仍然不大,在全县适宜种植油樟的乡镇中也仅有几个乡镇有分布,且基本上是农户自主粗放经营,业主规模经营不足1万亩,更无龙头企业、专合社和大户经营;油樟林基地内现有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通特别是生产作业道路严重不足,基地建设比较分散,原料仍显不足。

(三)技术力量不足,研发深度不够,油樟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研发仍显薄弱

樟油中的有效物质是油樟的主要价值所在,其中的主要成分桉叶油在国际市场有较大需求。但目前宜宾县油樟产品仍然是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加工模式主要是农户自家粗加工和小作坊粗加工,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还未形成精深加工。按目前技术提炼的油樟产品中桉叶油素含量仅有80%左右,与能提炼出桉叶油含量达99%以上的生产技术差距尚大,因此,难以实现价格的成倍增长。

(四)模式单一,社会资本参与不广泛,油樟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仍显薄弱

宜宾县油樟基地已初具规模,也有一定数量的新型经营主体,但经营模式单一,以炼油到卖油为主,森林康养产业尚未起步。同时,社会资本参与不广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林场等主体相互间的联系合作还不够深入,同一产业链上的纵向分工协作关系不紧密,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加快推动宜宾县油樟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唱响品牌,凝心聚力,形成浓厚的思想基础

宜宾县油樟基地面积大,出油率高,油质好,在国际市场属免检产品,“赵一曼故里、香油樟王国”的美誉早已蜚声海外。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了要以全省唯一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省级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与中国经济林协会共建油樟名县为契机,唱响“中国油樟之都”品牌,促进油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快申请宜宾县油樟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取得国家级油樟示范园区命名,建成全国一流的油樟基地,一流的油樟加工园区,一流的油樟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一流的油樟产品,充分彰显更加浓厚的“油樟王国”氛围,形成浓厚的思想基础。

(二)合理规划,扩面增效,形成扎实的物质基础

未来五年,宜宾县计划再新增优质油樟林20万亩。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油樟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整合农业开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低产低效林改造、林下经济发展等项目资金,推进“万亩林亿元钱”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胆探索林下林禽模式、林药模式等种植养殖立体复合生产经营,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经营,突出整体效益,探索林地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实现“以短养长”,促进油樟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产研结合,重点突破,形成精深的技术基础

围绕油樟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探索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引导和扶持樟油精深加工企业,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学院等科研院校,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联盟制定油樟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攻克油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建设油樟产学研创新平台、培育油樟产学研创新团队,着力攻克油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针对油樟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鼓励以樟油精深加工企业为主体,联合上下游龙头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组建更加紧密的油樟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强化油樟产业共性技术公关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建设。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积极支持和引导樟油精深加工企业依托相关林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油樟产业研发孵化园,积极开展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成果作价等多种成果转化活动,探索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采取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发、创办科技型企业、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油樟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民间组织积极投向油樟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效益高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建立油樟科技研发成果激励机制,对油樟科技成果研究和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和团队给予奖励。

(四)大胆探索,多业融合,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

要多业发展,走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油樟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加强森林景观、湿地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打造金沙江、岷江、越溪河流域山水生态旅游带和油樟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积极探索油樟文化创新集成、产品展示,组建油樟博物馆,在油樟核心区打造国家级油樟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森林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敢闯敢试,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地租+分红+劳务收入”等模式。开展涉林财政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到户改革试点。鼓励樟农依法自愿采取租赁、入股、互换、转让和委托(代管)等方式流转油樟种植基地,加快推进油樟种植基地向龙头企业、业主、大户和专合社集中,按照产业基地规划调整土地属性,鼓励新建油樟种植基地连片集中发展,加速实现油樟产业基地规模化经营。支持油樟加工企业引进和使用新工艺、新装备,积极开发樟油终端产品,推进“互联网+”,创新油樟系列产品营销模式。要业主领办,走改革发展之路。深化林业金融改革。积极搭建油樟银政、银林、银企协作平台。探索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方式,解决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增加授信额度,扩大贷款对象,并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林业订单融资等担保方式。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特点,创新金融产品、融资模式和担保方式,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支持新型主体开展林业规模化生产。建立专门的林业担保公司,降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风险,实现风险分担。开展国有林场改革。科学核定国有林场公益一类事业编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将国有森林转化为森林资产,通过评估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独立法人的政府投资公司,将资金对口用于现代林业产业园(高捷工业园区内)前期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油樟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林产品研发中心等建设和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两证一社”试点。完善集体林权抵押贷款、股份制投入等融资平台,全面推行经济林木(果)权证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创新野生动物驯养活体抵押贷款,探索国有林权抵押贷款等机制和政策,积极争取“PPP”、政府债券资金、农业发展基金、电商发展基金、现代农业发展引导资金、担保基金等支持,打破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瓶颈。要注重效益,走富民发展之路。发展油樟产业要始终把助农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让农民群众在一二三产业都享受到发展成果。新增20万亩油樟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可为社会提供24万个劳动工,劳动报酬1920万元。提高炼油技术,做好樟油精深加工,樟叶价格提升,樟农收入将翻番,大力发展以油樟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将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提高林农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关推荐THE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