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主题即是思想的主旨。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的提出,自有其宏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理则。同时,作为全整性的主题文化理念,其于道器体用亦即形上形下层面,必涵盖问题与目标、理论与知识和方法与实践三个系统。这也是本文致思的逻辑顺序。其中,背景理则表明这一理念的提出因应大势;“问题与目标”决定其指向;“理论与知识”决定其品质;而“方法与实践”则具体体现其“形下”的实践内容。
一、背景与理则:主题转换与文化凸显
1、历史主题的转换。基于历史中轴观亦即社会主题周期性转换的立场,汤因比曾指出:“变形恰恰是历史的本质,因为历史的本质正在于不断地增添自身。” 历史运动及其发展具有的不平衡性,使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具有主导性的进化原因、矛盾、力量、目标或焦点亦即进化主题,进而导致历史“中轴”或主题的不断转换,从而引起我们历史认知和历史实践的中心及任务的变化。制约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有经济、权力、法律、智力、道德、文化等。基于历史主题(中轴)转换的周期律,在历史演进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要素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制约核心亦即历史中轴。譬如人类历史由“治外”到“治内”的转换。有人说,20世纪是物理学世纪(征服自然)即“治外”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诉求于灵魂即“治内”的世纪。
2、文化主题的显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中国”在体制性层面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核心,这主要源于四个背景:第一、中国三十多年的现代化实践,物质性经济体量世界第二与精神性建设相对滞后之不协调反差的事实。第二、全球化导致“后发”(late- development)国家文化竞争亦即“软实力”颓势和世界性文化趋同的危险。第三、文化建设滞后对于社会主体——人的负面影响,成为现实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的重要归因指向,同时也阻碍了国家整体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因为,在绝对的价值意义上,文化乃人类独有,其质与量亦即文明的程度,决定着人本身存在的满意、幸福、和谐的最终质量。第四、重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人类作
为关系化族群的存在体,对内,文化认同是外则成为独立存在的标识。正如亨廷顿所言:“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仅以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会有立足之地。”同理,对于一个地域、城市亦然。所以宜宾市基于主题文化提出“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的城市理念,可谓适得其时。
3、“拜水长江•养心宜宾”文化意蕴概述。第一、功能模式上。文化涵盖观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具有社会实践的要素全整性和过程全域性。所以,以文化立论,具备价值导向、理念引领、精神涵养、修道自悟、思想号令、政策设计、实践动员等等,有机和谐、包容有序、有效共存的机制空间。第二、重心指向上。由外在世界到主体人、由物质到精神、由身到心、由外向内的导向,改变了当下社会实践重物质轻精神、重外在轻内心的普遍偏致,重回对人的尊重,指出了主体实践对象要素完备和价值完满的方向,使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和幸福的创造者,重新获得了尊严。同时,向内的追求,是突破人类文明极限最有可能的有效途径。第三、内涵要素上。“拜水”的立场和“养心”的态度,必然带来庄严、敬畏、悲悯、慈怀、信仰、超越等等终极情怀的自觉陶养与涵育,将丰富改善我们的心性与道行素养和为政、从商及做人心态。第四、精神资源上。观水悟性,亲水育情,拜水养心,无不赖于对水性、水德、水智、水能的认知与体悟,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于民族传统精神与智慧的回归和自觉。第五、族群认同上。有两个情感与身份自我认知的基点:一是基于长江首岸的地域唯一性的自我认同;二是对于古代宜宾(义宾)人“慕义来宾”“以义宾服”的“尚义”精神和当今宜宾人“宜人宜宾宜天下”博大襟怀独特表达方式的认知。同时这两点也是“养心”之具有宜宾特质的精神资源。第六、在核心的精神主旨上,上述所有要素,使“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理念,贯彻到我们的心态、认知和实践上,最终指向常道、本质、善意、正面的意义亦即价值理性与常态实践的回归。
二、问题与目标系统:价值理性与常态回归
如前所述,历史的主题即是思想的主旨。“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理念因解时弊就时趋而起,其理论的精神气质,基于“拜水”与“养心”、育人涵文的首要旨趣,必弃喧嚣浮躁而趋内敛静穆,而反映在主体认知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上,就是基于理性态度和常态心境,在价值上超越形式合理,把握实质合理;在真理上超越外在、表象与个别,追寻本质与常道。
1、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换。工具理性是人实现改造世界的理性自觉。它以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和数量性效益为目标,是人类本能性原始性亦即经济人式行为方式的表现。在人所特有的价值、意义以及道义的范畴内,工具理性只是一种中性的取向,无所谓善恶。价值理性则重视人的情感和精神取向,强调动机的纯正与正义,以及正面价值的终极性实质性合理意义。在二者的关系上,工具理性是前提,价值理性是目的。人们合目的、合规律的社会实践,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但是现代社会,物质化的标的物往往成为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工具理性走向极端化,其在追求效率、实施技术的过程中,必然由解放人的工具退化为绑架自然和人的枷锁,最终导致的人的异化和物化。
反映在现实之中,譬如无意义的学习、无文化的知识、无温暖的技术、无人文的行政、“唯GDP主义”;社会成员工具化、学术活动民工化、行政身份家丁化;功利取代价值、事实取代理解、现象取代思辨、当下取代长远、个别取代普世、知识“非人化”等等。
唐君毅先生曾指出:“近代文化之弊端,由于人之根据一时之科学结论以形成其宇宙观人生观与科学技术运用之不当,仍使人不免背离整个之人文,面向自然,物化人生”。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从‘人之物化’里解放出来。一个是从个人生活的物化中解放出来,一是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关系的安排、组织,从‘视人为物’的这个观念里,解放出来。”而对置之道,则在于以“拜水”的敬畏心态和“养心”的内在追问,重回价值理性,去追寻我们真实的、本质的善和美好。
2、从激越动员向常态实践回归。2014 年 5 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与之关联的是同时提出的对历史时期“阶段性特征”的判断与“保持平常心态”的实践态度与要求。“常态”话语虽发端于经济领域,但其由治政策略与智慧发出的政治意蕴、时代特质和政风诉求,早已超越经济阈限而成为影响中国新历史形态的全整性时代范式和导向。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所谓“常态”即是“合妥协与法治之公序”和“合善与正义之公意”的社会治理状态。这种状态与“理性”、“有序”、“自然”、“平和”、“安详”、“和谐”等“暖词”有关。“常态”连接着人类对安详与幸福的向往、修行妥协共赢的胸襟、敏于追求实质合理的智慧、并重真知知识与价值知识的习惯、彻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运行位序以及从容理性地运用德性与智性禀赋等等愿景。
非常态则是一种不稳定、难驾驭的秩序状态,通常情况下,在实现其向常态的转变过程中,往往存在以实现终极政治目的或价值诉求为名,超越或冲破常态政治的法治和道德秩序对政治行为约束的风险。非常态时期,无论是“组织化”或“自发”的“非常”化作为,不管目标结果如何,都必然以社会、历史的超常代价为其实现前提。
“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而只有立足常态才能够认知历史的真正本质。因此,坚持常态观,就是立足常态社会、常态立场、常态思维和理性的平常心态,超越个别、暂时、孤立、偶然以及表象,以把握历史之普遍、长远、系统、规律、本质的常态性全貌,而真正准确渗透历史表象背后的精神而得出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质是客观、理性,具有时空上的穿透力量和稳定性。在政治实践层面,就是要克服政绩焦虑,从运动式动员型实践向常态转换,以最终实现思想和实践指向本质、终极性的实质合理的回归,以真正做到功成不必在我。而“拜水”与“养心”的精神特质就是从里到外的本根性“常态”。
三、理论与知识系统:人本认知与修养资源
“拜水长江•养心宜宾”作为全整性的城市文化理念,在目的论上着眼于人在精神、社会实践和物质上实现全面的自我完善,在知识资源上,则需要对于“长江”、“宜宾”文化意蕴的拓展和对古今中外“拜水”和“养心”文化资源的汲取。
1、人本主义与“拜水”“养心”。对于“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理念人本内涵的悟会,在理论和胸量上需要超越科学的藩篱,浸润哲学的智慧,体悟人本的意义,心怀终极情怀。
第一、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说:“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换言之,对于“拜水”情怀和“养心”境界的契合,只有上升到认知人是具有实然与应然、生物性与社会性、欲性与德性、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等等双重生活的主体,以及辨人禽之别、人是意义的动物,人最本质的存在是精神的存在等等方面,方可得其要。
第二、关于人本思想。人为世界至尊至贵,是东西方共有的普世价值。“拜水”“养心”之第一义,就是悟道人本之尊,通过养心内修,完善自我。西方文艺复兴兴起的人道主义思潮,即确立了人是世界的中心,人是创造幸福的主体和享有幸福的主人,人是目的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荀子尝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气,故最为天下贵也。”儒家兴学,以人为本。孔子辨夷夏,孟子别人禽,荀子证性恶,董子观天人,程朱分理欲,陆王言心性,无不言人。从四书五经到十三经无不论人。贯彻到实践层面,就是要认知我们的一切起意、行为、组织、实践,其最终目的无不为人。
第三、从终极关怀的高度理解“拜水”与“养心”的情怀意境。近代以降之当下现实,人的理性被推崇到极端的程度,欲望和创造性空前膨胀。人被认为无所不能,理性批判的利剑指向一切神圣的领域。但随着认识愈深入,就愈发现理性本身的局限,而理性无法填补的认识空间只能由对终极价值的信仰予以填补。人毕竟不同于神,人性的潘朵拉盒子一旦打开,不仅会放出天使,也会跳出魔鬼。终极价值的顿悟,使人回到其在自然界应有的位置,从而产生敬畏感,注重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这既是“拜水”的逻辑缘由,也是“养心”的目的所在。
2、“拜水”“养心”的文化资源。中国文化在根本上虽无宗教之绝对信仰精神,但并不乏人神际会,物我神交、敬畏自然,并以此理则约束人的行为,完善人的精神的情怀与诉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言:“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以及厚德载物、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即是例证。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马克斯·韦伯有言:西方文化旨在理性地征服世界,中国文化的特征旨在理性地适应世界。这大体可以窥见中国人在敬畏自然,完善人生方面的智慧特征。
“拜水长江•养心宜宾”所应当包含的知识系统,在态度上,有一种观点,商周时期用眼睛看世界,春秋时期用头脑看世界,汉唐时期用心胸看世界。因此,正确的态度就是立足于超越与悬空的立场,涵摄古今中外。领域上,涵盖基于“拜”态度的终极关怀知识;基于“养心”之中国传统的内学知识;基于形下经世致用的关于长江的知识。内容上,古今中外关于水的价值意义及文化内涵的认知,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水性、水德、水智、水能的认知与体悟内容。诸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辩证思维;“上善若水”的价值追求;“逝者如斯”的运变认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质量观;“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政治智慧;“海纳百川”的襟怀;“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本体生化观;“君子之交淡若水”的超然逸致以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励志警语等等不一而足。地域知识上,一是基于长江首岸的地域唯一性的价值意义认知;二是对于古代宜宾(义宾)人“慕义来宾”“以义宾服”的“尚义”精神和当今宜宾人“宜人宜宾宜天下”博大襟怀独特表达方式的体悟等等。
四、方法与实践系统:由己及物的智慧和文化实践的方法
“拜水长江•养心宜宾”为我们提供了“拜水”的态度与向度以及“养心”的内在指向,但是,作为一种城市主题文化理念,它绝不止于纯个人化的封闭式静虑与完满,在认知和态度上,必然旁及群性和物性,以及修炼对于社会和物质世界的正确对置、创造幸福的实践智慧和能力的追求。
1、由己及物的实践智慧。在德性层面,张之洞尝说:“中学为内学,西方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国传统文化虽以内学心性养成为主旨,但它终究不是单纯独善其身、成就君子的道学。内在修养的完善,首先获取的是个体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的智慧,譬如厚德载物、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其次,儒家积极有为、兼济天下、知其不可而为之、素王改制、利用厚生及至狂狷的中庸,无不指向对于改变现实外在世界事功的有为诉求。“拜水”“养心”的外在指向亦然。
在智性层面,“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的地域个性化,可以用于资政济事的知识,则主要在于对宜宾位于长江首岸的独特区位,其于宜宾、长江、首岸之政经关系的发展策略的自觉与认知。同时其“养心”至“宜人宜宾宜天下”,必由内治其心而外至于为人、治政及从商。而这一由内而外的功能转换的途径,就是“内圣外王”式的、亦即由人的内在超越进而实现事与物的外在超越,以完满人和世界目的的完美实现。
2、道器兼具的文化实践路径。“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理念的根本属性是文化。其功用的实现,当成为宜宾由内到外、个人到群体、私意到公论、形上到形下、意识到实践、制度到组织、群体、事业的整体性气派和风格。文化的实践方式就是观念、制度、物质三管齐下。
在现实功用上,文化以文而化之、人化而化人、以文化人为逻辑顺序。其于人和事的功用,是精神的滋养、认同、内化、凝聚,最终成为人、群体及社会的第二天性。并表现出稳固、强烈,潜移默化、日用不知的特征。在个体修身之“义”与事功之“利”的关系上,墨子以“志功为辩”立论,可谓达观崇实。“拜水长江•养心宜宾”之表,在修身养性。但其作为文化主题理念,既是文化,必也涉及观念、制度和技术物质三个层面。
在观念层面,文化的基础是里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文化的载体是知识,文化的高度是思想,文化的目标是人格。文化事功的实现,均有赖“拜水”的敬畏与“水”的精神意蕴、长江的“首岸”自觉、“养心”的内在取向、“宜人宜宾宜天下”的襟怀自认及其与此有关的成就政治经济事功的智性知识,融入政、商人士及全体市民的精神领域,并运用于人性自修及外在的创造性事业之中。需要说明的是,观念最为稳固不易,需要长期持久的涵养。
在制度层面,运用高效的行政资源,使所有的体制、程序及政策设计,必具体体现“拜水长江•养心宜宾”主题文化理念的核心精神、风格气质和可用于政治经济“事功”的具体内容,以确保理念贯彻的一致性。
在物质层面,“拜水长江•养心宜宾”需要稳固、具体、有形和具备仪式感的载体。譬如拜水场所、节气、专用建筑、城市色彩与建筑规划风格、养心的专业场所、节义及与“长江首岸”、“宜人宜宾宜天下”和“水文化”有关的纯文化性建筑等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实践“拜水长江•养心宜宾”主题文化理念的观念行为,必立足世界、中国、四川、长江流域相对视域的宜宾,以及具有十区县幅员的宜宾。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植根于民族特性之中,它以信仰和价值观为内核,以不同方式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审美、学术理论等等之中。“拜水长江•养心宜宾”的理念,是一种由人的内在超越进而实现事与物的外在超越,以完满人和世界的方法论。它是一种自由的进步,更是一种属于宜宾的个性化、时代化的文化彰显。
(作者系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历史学博士、教授、宜宾市人大常委、宜宾市唐君毅研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