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文旅论丛LOCAL CULTURE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翠屏区精准扶贫工作创新调查

来源:作者:彭建南发布时间:2018-01-04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要求,对照《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先于全省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翠委〔2015〕8号)的总体安排部署,2015年翠屏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精准扶贫工作。翠屏区各扶贫单位认真以省市全委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众志成城开创了精准扶贫工作新局面。2015年宜宾市脱贫6.87万人,争取中省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亿元。全省扶贫移民系统目标考核,宜宾排名第二。翠屏区2015年完成实际脱贫4966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7.14%。现将翠屏区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分析如下:

一、2015年翠屏区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开展情况

(一)超常思维,自加压力,确保率先建成小康

翠屏区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和谐翠屏,坚持将设施扶贫、产业脱贫、政府兜底、造血奔小康相结合,集中力量打响全区脱贫攻坚战。区委区政府超常思维,自加压力,提出“三年计划两年完成,全面脱贫奔小康”,即计划2016年减贫6044人。3个省定贫困村“摘帽”,2017年完成剩余脱贫任务,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全区26191名(不含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先于全省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创新扶贫开发六项机制

1、改进脱贫工作考核机制。一是印发了《宜宾市翠屏区2015年扶贫攻坚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翠扶发〔2015〕4号),坚持分级分类考核,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原则,规定乡镇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郊区街道作为扶贫工作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区级相关部门(单位)按照“扶贫攻坚+”行动方案、机关干部实施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等要求,在完成自身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同时将考核得分折算计入区委区政府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中,并作为下一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单位,全区通报批评,并向区委、区政府作书面报告。二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查调研常态化机制,定期对扶贫开发进行督查指导,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组,下设5个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查,并形成督查报告报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是将扶贫解困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四是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差异化考核办法,把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生态保护、开放合作、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实绩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全面客观评价干部政绩。

2、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一是扶贫开发对象方面。在确保精准识别的同时,实施贫困村、贫困户动态管理,做好贫困户数据甄别清退工作。要在2014年贫困农户信息系统管理识别的2013年底全区贫困人口26191人(不含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贫困户7965户的基础上,对录入的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先后五次对疑似不符合条件贫困人员进行了甄别清退工作,共清退贫困人口252户963人。要组织乡镇、村社干部,驻乡(村)工作队、机关单位联系干部等人员力量,多次进村入户开展抽查调研,开展区乡村数据三级会审,确保我区贫困基础数据充实完备,贫困人口信息真实。要采取“三集中”工作法,全面完成了省扶贫“六有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做到了脱贫攻坚基础数据管理和精准识别工作扎实到位。二是扶贫开发措施方面。按照“精准施策”的原则,结合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等内容,抓好具体工作实施。要创新实施“扶贫攻坚+”行动方案。改变社会过去普遍认为“扶贫就是政府的事”的观念,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扶贫工作,制定《翠屏区“扶贫攻坚+”行动方案》。创新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推动扶贫工作由政府“单兵作战”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齐啃扶贫攻坚“硬骨头”。要创新提出“电子商务扶贫工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大力推行和建设以“互联网+扶贫”为主的电子供销渠道,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推广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APP终端服务,革新农产品配送方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拓宽贫困户销售渠道,丰富消费者选择空间,扶持和打造一批小有名气的电商农户、电商平台。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50万元和省级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资金200万元,尝试将财政扶贫资金以资产量化优先股的方式,解决缺资金、缺技术、缺能力贫困户的长效增收问题,带动建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要是逐户制订了脱贫帮扶规划和防止返贫规划。为确保措施到户精准,帮扶干部逐一到户“一对一”编制脱贫帮扶规划和防止返贫规划,按照“五个一批”的属性分类,细化帮扶措施,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制定各项帮扶计划5683个、确定帮扶项目741个,规范村规民约34条。

3、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方面。全区把“联网联户”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着力开展干部联系帮扶,实现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全覆盖“四个全覆盖”。现已组建了15个驻乡镇和涉农街道扶贫工作队及5个省级重点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精心选派30名“第一书记”入驻贫困村、后进村,安排98个区级部门“多对一”帮扶贫困村及乡镇,组织7360余名机关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出台《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评机制》、《宜宾市翠屏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和《宜宾市翠屏区精准扶贫下派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以驻村工作队每年15万元、驻乡工作队每年10万元的标准落实项目经费,通过强化培训抓提升、创造条件抓保障、紧扣重点抓落实、健全机制抓管理等措施,确保工作队队员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目前,通过干部帮扶举办各类培训20867人次,培训7300余名农村党员、培育专业技术骨干470余名,建立帮扶工作台账6356个,发放连心卡9674张,收集群众意见1471条,协调解决信访问题365个,化解矛盾纠纷429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117件。

4、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方面。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遵守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定,加大项目报账资料的审查审核力度,全区没有出现资金被挤占、挪用等现象。按照村、乡(镇)、区三级验收、上级抽查验收的四级验收模式,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绩效。结合扶贫项目审批权”四到县“制度,制定并印发了《翠屏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翠扶领办发〔2015〕15号),按照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和统筹兼顾原则,进一步细化项目申报、审查、审批、验收和报账流程,为项目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依据。2015年,全区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4881万元,其中区级专项资金2619.1万元,其使用管理都是规范的。

5、完善金融服务扶贫开发机制方面。一是翠屏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正有序推进,《翠屏区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正抓紧协商制定中,将为需发展家庭种养业、家庭简单加工业、家庭旅游业及购置小型农机具等创收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2000万元左右规模的无息贷款。二是协调翠屏区农商行向五个省定贫困村派驻专职金融服务联络员,对在省级贫困村的专业合作社和脱贫、致富项目带头人符合贷款条件的可发放50万元以内的生产经营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对享受了扶贫贴息贷款的贫困户还有生产、消费、建房等需求的,符合贷款条件的可发放执行基准利率的消费贷款、助学、生产贷款等。三是引导银行创新各类涉农贷款产品,特别是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产品,制定出台了《宜宾市翠屏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四是引导保险机构增加涉农保险产品,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做好中央政策险种和地方特色农险,凡符合条件的农户均可自愿参保。

6、创新社会参与扶贫开发机制方面。一是城乡帮扶一家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全民参与,扶贫济困”理念,制定了《翠屏区扶贫攻坚建设幸福和谐大家庭活动方案》,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城市反哺农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扶贫志愿者帮扶、民营企业扶贫、社会组织扶贫、善款捐赠、定点联系帮扶、扶贫公益平台等相关活动,促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二是干部群众齐参与。结合“联网联户走基层”活动,组织捐献爱心包裹、送温暖工程、栋梁工程、种子基金帮扶贫困区域及贫困户等各项活动,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增收。积极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共募集捐款193万元。三是公益扶贫共助力。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和公益产品扶贫,帮助贫困户提供就业渠道,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益,帮助建立公益产品、公益服务采购平台,引导贫困户制作公益产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购买公益产品,政府积极购买公益服务,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四是积极搭建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平台,打造“百企帮百村”、“千企万户爱心结对帮扶”等社会扶贫品牌。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扶贫募捐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

二、翠屏区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存在问题

(一)扶贫政策宣传新意少,帮扶人员、扶贫对象对其把握不够,理解不深

具体表现:一是各职能部门均有各自的帮扶政策,但这些政策过于分散,各自为阵,政策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沿袭传统也没有较好归纳、提炼,找出方便帮扶人员学习、掌握的方法。二是帮扶人员按惯例接受有条有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培训少。三是帮扶人员构成复杂,不少人平时对扶贫政策知之甚少,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导致了帮扶人员很难全面把握各单位、各行业的帮扶政策,有时理解不透彻,开展扶贫工作时就畏首畏尾。再加上扶贫政策宣传新意少,多采用以往发放宣传册和短期培训方式,扶贫对象对扶贫政策也同样把握不住,理解不够。部分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意义、要求不清楚,不少人依然用“老眼光”、“老办法”来理解精准扶贫,认为精准扶贫无非还是“送米、送油、送化肥”,主动脱贫意识不强,参与意识不强,对帮扶项目不在乎,甚至对扶贫项目实施不支持。

(二)村干管理缺乏新法,导致部分村领导扶贫力弱,战斗力不强

具体表现:多数乡镇、村开展扶贫工作扎实,有成效。但也有一些乡镇、村干部特别是部分村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有应付现象。一是表现在态度上,部分村干对扶贫工作不积极,不认真学习研究扶贫政策,不认真调查本地贫困情况,有些过多忙于自己事业,对不予配合工作的贫困人员无计可施。二是工作上则表现在对贫困户识别把关不严,造成个别扶贫对象甄别不准,个别村没有真正把贫困人口基础情况摸清楚,把致贫原因、农户需求等搞明白,制定的贫困村发展规划路径不明确,贫困户帮扶计划不完善,贫困户《帮扶手册》填写不完整,扶贫措施未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上述情况的存在,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村干部素质欠佳,不与时俱进,没有干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其次是精准扶贫管理部门对村领导只进行了常规管理,没有提出与精准扶贫工作相应的能力观念、重视观念、精准观念、处罚观念。村领导工作得力于否,纠正的手段常常是批评了事。一些村干部素质欠佳,村干部管理落后,缺乏新方法,这一切导致了部分村领导扶贫力弱,战斗力不强。

(三)农村电商有待发展,产业脱贫创新模式少

具体表现:翠屏区积极开展了电商扶贫,推行建设“便利店+互联网+脱贫”电子供销模式,打造特色电商农产品供应基地。目前,以明威乡为例,试点已帮助5家农产品、2个规模化种养殖联网,13个农家乐开通020服务。出台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资金扶持办法》(试行),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电商的相关企业、组织或个人。采取“学习电商知识+参观电商平台+模拟店主开业”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村宫、致富能手、贫困农户发展农村“微电商”,帮助贫困户掌握网上开店知识,实现成功创业当“老板”,推动脱贫增收致富。目前,已组织专题培训10余次,受训人数达500余人次。这说明翠屏区电商在起步,但这一切与翠屏区43.64万的农业人口规模比是很不相适应的。

(四)帮扶缺乏有效新招,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一是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失学情况严重,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二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在家的“386199”人口两极分化严重,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配合程度不高。以高店镇白新村为例,问卷调查反映,劳动人口仅有1人为30户,占比23.08%;2-4人为80户,占比61.54%;4人以上为20户,占比15.38%,且多劳动力户还存在中青年子女长期在外打工,偶尔回家务工务农现象,其实际劳动力存在情况应低于问卷反映数量。三是专业技能缺失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四是贫困群体发展产业还有些缺乏启动资金,加上缺乏实物抵押担保难以取得贷款,造成融资困难,陷入了技术资金匮乏与财富难以积累的恶性循环。五是内生动力不足,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贫困群体有脱贫意愿,但他们大多安于现状,不主动谋划如何脱困,而有的贫困户则几乎完全丧失生活进取心,因无家无业,天天游手好闲,能拖则拖,能靠则靠,无心无力脱贫。面对这些情况,用传统方法扶贫,如送粮、油、钱仍然占有不小比例,对少数落后贫困户不愿提高认识束手无策,“输血”到“造血”脱贫方式未切实转换,帮扶部门和定点帮扶单位用于贫困村的资金,多数集中用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

(五)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有待改变

具体表现:一是项目投入渠道单一,不能形成合力。实施精准扶贫后,区扶贫移民局掌握着扶持资金,多为产业、基础设施扶持资金且每户资金金额有限,而住建、教育、医疗卫生、民政其他部门也掌握大量的民生民本项目资金。以贫困户建房为例,因材料、人工等成本上涨,农村建房动辄十几万元,而区扶移局每年下达各乡镇的危房改造指标有限且补助标准1万元/户,区扶移局补助资金远不能解决资金缺口,而住建、民政等部门的危房改造补助项目,受政策影响不能重复补助,地方政府也无权对其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出现了项目投入渠道单一,不能形成合力,导致贫困户空有需求而无法改造。二是项目落实的导向性存在问题。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项目(如水利、产业、新村建设等)更多的是落实到宜长线等交通便宜、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地方,而没有落实到地处偏远、急需项目、贫困户较多的村社。

三、搞好翠屏区精准扶贫工作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措施,把扶贫政策向帮扶人员和贫困群众讲清、讲透

1、有关部门应定期梳理各级扶贫政策,在归纳整合政策上多下功夫,定制脱贫攻坚工作学习内容,通过在传统媒体平台、新型媒体平台、会议平台、宣讲平台、驻村工作平台上进行反复宣传和宣讲,营造起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合力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让帮扶人员对扶贫政策了然与胸、熟记于心、能融会贯通。相关部门对扶贫政策的学习效果应作调查,特别是乡镇对村社干部扶贫政策知识学习要作详细调查,如果达不到要求,应查找原因,要求其重新学习。

2、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要深入到贫困群众的心中。一是组建宣讲队伍入村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各级组织的宣讲队伍,要真正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二是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要求驻村干部认真宣讲政策,督促村社干部学习政策,随时做好为村社干部答疑解惑工作。三是创新宣传方法。充分利用政府及村委公告栏、宣传栏,围绕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推出各乡镇精准扶贫具有政策导向性、舆论引导性的扶贫宣传,积极在内部短信平台、微信等宣传媒介上发布最近的扶贫动态和扶贫政策。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扶贫宣传资料、广播宣读、党员会、群众代表大会等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最新政策,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宣讲脱贫典型。开展精准脱贫典型树立工作,用典型案例说明政策的运用,用之前与现在的生活状况对比作为重要宣讲内容,吸引更多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扶贫项目建设。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新观念,加强考核,强化村级领导扶贫能力

俗话说,哪个村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哪个村就有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组织,没有好的“领头雁”,群众致富是相当困难的,翠屏区不少地方扶贫实践也证明了这种说法,基于这种认识,当前翠屏区要扶贫见效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调优班子。一个好的村级班子,就是一支永驻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因此必须多途径、多渠道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使村级班子成为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的坚强堡垒。

1、要调优班子。先做到“稳”,对村支两委成员因待遇差、工作难度大而不安心工作的情况,一方面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个别谈话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另一方面切实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保障村干部工资到位没有任何问题,并对生活困难的村干部适当予以救助,从而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和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是“调”。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把政治过硬、乐于奉献、善于致富、群众信认的人选拔到村班子中来。在建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时,多注重从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再次是“访”。走访村里全体党员、组长和部分村民,广泛昕取意见,对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评议和民意测验,对民意测验差,政绩平平的村干部采取“结对子”的方法,进行党性、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帮教,实行正确引导。

2、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有章理事。为推进工作,明确党支部职责和村干部职责,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和议事规则,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和群众评议党员、评议干部的制度,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和值班制度,全面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村规民约,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使农村村务、财务管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使贫困村村级组织管理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更新观念。要求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要时时处处体现重视观念、精准观念。

4、加强考核。管理部门对村级领导要加强考核,各项工作不得力,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时,应有相应的各种逗硬的处罚措施。通过上述措施,才能强化村级领导扶贫能力,提升扶贫战斗力。

(三)继续积极发展电商扶贫,构建多种产业脱贫模式

1、继续积极发展电商扶贫,推行建设“便利店+互联网+脱贫”电子供销模式,打造特色电商农产品供应基地。继续采取“学习电商知识+参观电商平台+模拟店主开业”等方式,鼓励发展农村“微电商”,帮助贫困户掌握网上开店知识,实现成功创业当“老板”,推动脱贫增收致富。2016年翠屏区计划建设8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2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达到1亿元以上,创建省、市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乡镇2个以上,翠屏区各乡镇村应抓住机会,让本乡镇村电商扶贫快速步入壮大之列。

2、继续坚持创新导向,狠抓产业扶贫。翠屏区各乡镇根据“南翼粮经、北翼林茶、东果西菜、全域畜牧”产业发展布局,应因势利导,立足特色优势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优良产品。全区要初步形成“跨村连片”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增收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翠屏区各乡镇仍要继续大力培育新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示范养殖场、示范家庭农场的建设。不仅如此,还应积极采用企村共建,即:充分发挥企村双方的优势,整合资源,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入股分红,即:项目户自愿把扶贫到户资金入股企业并签订协议,每年进行分红;联户经营,即:坚持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联合组成生产经营小组,提高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新产业脱贫模式来扶贫。

(四)多措并举,提升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

1、提高贫困农户劳动力素质,执行教育兜底政策,即为贫困农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上技校提供必备条件和生活保障,为贫困农户子女上高中、上大学提供扶持资金;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贫困农户一般没有技能,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保证贫困农户至少一人有一技之长,这是帮助贫困农户尽早脱贫的当务之急,也是阻断贫困世代传递的急需工作。当前,翠屏区各乡镇应认真做好“雨露计划”申报、审核和公示等统筹协调工作。

2、为贫困农户就近务工创造条件,引进资源性产品加工企业,运用贫困乡村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吸纳贫困农户劳动力就近务工;大力发展休闲乡村旅游,做好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支持贫困农户发展农家乐。

3、引导贫困农户走合作化道路。贫困农户一般缺少劳动力或年老体弱,独立从事农业劳动已力不从心,要鼓励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吸纳贫困农户加入,政府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4、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充分调动部门、乡镇村干部,通过走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等,宣传政策,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树立自信,要求他们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五是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撬动金融资金投放,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实施小额扶贫信贷,继续组织协调金融机构为建卡贫困户量身制订金融产品和利率特惠政策,在评级授信额度和期限内尽快为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政府部门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保险保障等政策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卡贫困户信贷支持,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五)科学制定扶贫规划,积极争取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全覆盖

1、科学编制各项脱贫规划。一是完成《翠屏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按照“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区域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结合我区贫困现状,科学分析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减贫摘帽目标计划和方法措施,确保项目进笼子、资金进盘子。二是参照《四川省贫困村精准脱贫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开办发〔2015〕21号)文件要求,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标准完善贫困村脱贫规划。三是继续完善贫困户到户帮扶规划,并以村为单位整理成册,把到户精准放到一个区域、一个村的产业造血、新村建设等综合功能中去。

2、全力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合理应用资金。按照翠屏区作为非片区内的插花扶贫县的实际,结合编制的各项规划,选准选好扶贫项目,编制好项目建议书。通过强化项目储备,组织制定、完善脱贫项目规划,千方百计摸清政策导向,多渠道搜集、整理相关项目材料,把握重大项目资金投向,加大对省、市扶贫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科学统筹专项资金投入,将资金精准投放到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项目上,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积极探索以扶贫资金为引领,行业资金跟进,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根据产业规划进行重点投放,形成具有翠屏区特点的规模化、集中连片产业带,进而形成放大效应,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资金项目全覆盖;要加强横向整合,将农房改造、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不同项目资金打捆使用;严格资金监管,做到阳光扶贫、高效扶贫。


(作者系中共翠屏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相关推荐THE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