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文旅论丛LOCAL CULTURE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筠连县“1·28”地震灾害应对的调查

来源:作者:黄亚盼发布时间:2018-01-04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近年来,筠连县地震频频发生,严重的影响了全县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筠连县“1·28”地震灾害给全县人民及周边县造成了极其重大的灾害,如何有效地抗震救灾已经成为筠连县广大人民群众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以筠连县“1·28”地震灾害事件为对象,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就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基本情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7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2时46分,在四川省筠连县发生4.9级地震,震中位于筠连县乐义乡中坝村,震源深度11公里。由于此前该区域多次发生3级以上地震已造成多处房屋受损和设施破坏,此次地震直接导致了巨大损失和伤害。据四川省民政厅统计数据,“1·28”地震造成筠连县、珙县25个乡镇3.8万人受灾,筠连县乐义乡、维新镇等乡镇受灾情况较重,群众住房、村级活动阵地、教育教学楼、道路、通讯、电力、水利、农业提灌站、畜禽圈舍等设施遭到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多达5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奔赴前线,安抚群众情绪

地震发生后,重灾区乐义乡乡政府门口和街道出现大量群众聚集,群众情绪极其不稳定。震后不久,市、县主要领导带领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人及时赶赴现场查看灾情、积极安抚群众情绪,建立现场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安排部署救灾工作、协调救灾物资,并设立临时安置点。民众情绪得到安抚。灾后长时间内乡镇干部每天走访受灾户嘘寒问暖,给民众增添了抗震救灾的勇气和信心。

(二)及时汇报灾情,请求紧急支援

在迅速收集了受灾情况以后,筠连县及时向省、市汇报了相关灾情情况。面对灾情较重、救援物资较匮乏的情况下,积极请求上级支援紧急调动救灾物资和增派地震专家进行相关检测,确保救灾的顺利开展和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部门联合救灾,保障群众生活

地震当日,筠连县紧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取消春节休假,市、县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等部门安排专家和工作人员挨家入户进行地质勘探、房屋检测,及时劝离村民搬迁危房,并发放地震逃生知识宣传资料;民政部门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安排调拨帐篷、棉被、划拨救灾资金;县医疗组织积极开展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水务局做好供水设施的排查维修,保障群众的生活饮水;公安局全天巡逻做好秩序维护;交通部门做好道路疏通,保障道路安全等等,各部门齐心协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汇集社会力量,全民抗震救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28”地震后筠连义工、民兵、盐津青年志愿者队、壹基金北川分会、重庆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积极奔赴灾区协助灾区人民搬运物资、搭建帐篷,送去水、方便面、棉被等救灾物资,各乡镇、县级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捐款赈灾活动,帮助灾区人民共度难关、重建家园。

(五)迅速破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

地震发生后各种谣言满天飞,一些造谣者通过网络平台散布即将发生大地震,经大量散布和传播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关注和恐慌,扰乱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尤其以1月30日某平台发布的“凌晨3点20左右,还有6级以上地震发生”,由于不知信息真假,许多群众不顾寒冷和熬夜,走上街头躲避谣言中的“大地震”,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筠连公安机关迅速破案,及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向社会公布具体信息,有效地粉碎了谣言,确保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六)做好疫情预防,防范次生灾害

为防范次生灾害,筠连县委、政府除了利用宣传单、广播等形式加强抢险救灾、地震预防宣传工作外,在地震发生后就组织医疗人员和消毒用品到灾区进行环境及物资消毒;调拨动物防疫物资,做好畜牧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张贴危房公告和拉好警戒线,确保人身安全;爆破松动山石,防制山体滑坡等等。

(七)发动群众力量,鼓励自力更生

党委政府在此次抗震救灾活动中,除了积极增援物资帮助灾区人民渡难关的同时,也鼓励村民们相互帮扶、积极开展自救。在前期人力物资较缺乏的情况下,受灾群众也积极协助搬运和发放物资、搭建帐篷、主动投亲靠友;协助政府说服群众搬离危房;在房屋成危房的情况下,抹干眼泪外出务工早日重建家园。

(八)实地调研学习,加快灾后重建

灾情发生后,县主要领导率领灾后重建主要职能部门和乐义乡党委负责人前往雅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地震灾后重建经验。详细了解地震次生灾害防治、灾后恢复重建长效机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采取的做法、措施和经验,对过渡点安置、城乡农村住房重建、抗震防灾救灾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和防震救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把雅安灾后重建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推进筠连灾后重建的有效举措。

三、存在问题

(一)防灾减灾宣传不到位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之所以能将地震伤害降到最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常态化、高效化的应急演练和知识宣传。在“5·12”地震中“最牛学校”无一人受伤的原因也在于平时的应急演练。在“1·28”地震前,该区域就已多次发生过3级左右地震,但地方基本上都没有组织过集体地震应急演练和抗震知识的大力宣传,很多地方没有设立紧急避难场所,而是在此次地震发生以后才进行了大规模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相关知识的缺乏就会导致群众易信谣言,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网络舆情信息控制不到位

地震发生后,虽然政府及时对外传达了有关此次地震的相关信息,但人心惶惶容易“草木皆兵”。1月30日的“地震谣言”就是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了大量传播,没有得到及时的辟谣和停止传播,让一些缺乏地震知识的群众信以为真,虽然公安机关迅速抓获了造谣者,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

(三)群众工作实际能力不到位

此次地震发生是在大年初一凌晨,地震当晚有些危房受灾群众无处可去,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住宿安置,寒冬中集体就在街头生火渡过了夜晚。由于前期救灾帐篷较少,再加上一些群众听信“只要住帐篷,每天可以领补助”的谣传,跑去安置点“占位置”,出现了吵闹等情况。在危房鉴定工作中,首先勘察和登记受灾最严重的房屋,没有挨户查看,导致部分群众情绪激动,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还存在部分群众不肯搬离危房等情况,群众工作还需持续进行。

(四)恢复重建规章制度不到位

目前,筠连县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灾后重建的地方性规章制度,有关恢复重建的规定大多零星分散于其他民政规章制度中,相关内容都没有较明确的界定,对恢复重建工作缺乏流程性的指导。同时,内容上多侧重于灾后生活物质方面的救济,对灾后心理疏导等方面内容较缺乏。在实际操作中,也主要表现为善后处置、社会救济等形式,基本上属于一种临时性的补救措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五)灾后重建保障不到位

此次地震由于震源较浅、人口密度大、房屋牢固度较低、余震多等因素,造成多处房屋受损、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损失大,再加上受灾群众保险意识低、没有保险保障,受灾地区没有支柱产业、财政资金吃紧等问题,给灾后恢复重建带来了困难。

四、对策建议

应对自然灾害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总结此次工作的不足,做好有效的防范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强化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按照省、市地震局发布的预测信息,该区域还将会有地震发生,做好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突出。政府可以采取发放知识手册、张贴宣传栏、村广播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宣讲、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应急演练等方式,不断强化群众防灾减灾、自救互救意识;将防震知识和应急演练加入到中学日常学习中,做到全民知晓、全民防范、全民参与。

(二)强化网络舆情监管控制

网络平台作为一把“双刃剑”,应加以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通过短信、微信平台、网络等传播关于抗震救灾的正面信息,一方面公安、宣传部等部门要对网络信息进行识别,对虚假信息要及时删除和辟谣。

(三)推进灾后保险机制建设

此次地震损失较大,单纯的依靠政府救助和帮扶会加重纳税人以及财政负担,再加上近年县财政资金短缺,可用于发展的资金较少。引入灾后保险可以集中社会力量对灾害损失进行补偿,减轻财政压力。

(四)强化救灾资金监管责任

此次地震得到了的社会捐款以及政府的专项救灾款,应把社会捐款公之于众,成立救灾款使用和监管领导小组,确保在重建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让每一笔资金使用有记录、有缘由,每笔账算得清,积极接受纪委等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五)健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虽然此次地震以财务损失为主,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但是给群众带来了负面的心理影响。相对来说,在恢复重建工作中都存在“重经济恢复,轻心理恢复”的倾向,对灾后心理干预工作不太重视,投入也较少。恢复群众的信心对于灾后重建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及时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群众心中的郁结,帮助他们树立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理念。


(作者系中共筠连县委党校教师)

相关推荐THE RECOMMEND